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 在苏州院,每一位经验丰富的“老师傅”,正是如此践行着这份责任。这个教师节,我们开启了一场师徒间的“真心话”访谈,既有徒弟对师父的深情“告白”,也有师父对徒弟的殷切寄语。纸短情长,道不尽的是师徒间那份珍贵的情谊。
系统工程技术中心
师傅:电气配电工程师 黄韦胜
徒弟:电气高压助理工程师 石岸松
黄韦胜(右)、石岸松(左)
黄韦胜:新人要经住“配电盘级”考验!要记住:“试验数据是刻度尺,0.1mA的误差都不能有”,因此,盘柜试验要精准核对每个数据。而检查施工图纸则更要像校准枪械般严谨,基准面差10厘米,保护范围就可能塌方。
石岸松:在防城港基地入职一年,师傅常带我去现场学习:从摇绝缘表、测回路电阻到核二次接线,他反复强调“每个端子都是设备命脉”。施工图纸同样不能马虎,他说:“图纸是军令状,差一寸都是隐患”。如今,我已将“三查三对”的习惯已刻进本能:查图纸、查规程、查数据,对参数、对标识、对逻辑。
计量与检验中心
师傅:电力安全检验检测主任工程师 吴俊杰
徒弟:电力安全检验检测助理工程师 危凯琪
吴俊杰(中)、危凯琪(右)
吴俊杰:作为师傅,传承的关键在于“授人以渔”。要善于识别每位徒弟的特点与意愿,因材施教;坚持“言传身教”,通过关键项目进行过程引导与控制点剖析,将自己的经验、方法及心得无缝传递;最终目标是帮助他们构建系统性的专业视野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实现从技术执行者到项目负责人的角色跃升。
危凯琪:师傅不仅教会我如何严谨对待每一项试验、深入研读标准,更重要的是,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我理解了一名技术负责人的责任与担当。尤其是在实验室扩项及复评审期间,师傅带领我参与技术攻坚,极大拓宽了我对多领域检测技术的系统性认知。他始终注重激发我的自主思考能力,在关键节点给予精准点拨,使我逐渐形成从技术执行到项目管理的全局视野。
检测公司
师傅:党群业务经理 孙黎明
徒弟:2025届新员工 焦宁
孙黎明(左)、焦宁(右)
孙黎明:新人在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但不要怕,先干起来。要有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精神,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,只有在干中才能有成长,才能有收获。作为师傅,最重要的就是要提振徒弟的精神,成为徒弟坚强的后盾和保障,让徒弟有干事的胆子,敢于迈开干事的步子。
焦宁:作为2025届入职新人,尽管在校也从事过党务工作,但企业党建和学校有很大不同,刚开始接触党务文字工作,我有些毫无思绪、词不达意,交出的“作业”冗杂而粗糙。但师傅跟我说:“刚开始写不好是很正常的,在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慢慢就成长起来了”。师傅逐字逐句的帮我修改和调整,我也从中不断学习、适应,逐渐向一个合格的“企业党建工作者”转变。
检测公司
师傅:综合技术副主任工程师 徐培良
徒弟:培训管理助理工程师 叶昊宸
徐培良(右)、叶昊宸(左)
徐培良:作为新生代无损检验负责人,要熟悉所有工作流程,做到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,要比班组成员更加熟悉并考虑更多的安全质量相关的细节。要了解检验设备,熟知故障点,充分理解并掌握现场的流程与规定,多个方面、多个角度积极的思考分析,经常总结,才能掌握得游刃有余,“严慎细实”的站好“核安全卫士”这班岗。
叶昊宸:我的师傅徐培良从我入职以来,正如他的名字一样,一直在“培养”着我严慎细实的“优良”的工作作风。无论是现场大修工作还是日常安质环管理,师傅常常教导我,核电无损检测无小事,想要站好“核安全卫士”这班岗,就要在无损检测工作中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全面思考,事无巨细”,每一个细节都是决定工作质量的一道道屏障,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我,拼搏奋斗永远在路上,要勇于实践多思考,不断总结,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工作做得更好。